第一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竞赛评审标准
评价维度 |
评价要点 |
分值 |
教学理念 |
1.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能够体现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,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,有效发挥课程育人功能。 |
10 |
2. 以学生为中心, 在各教学环节中体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。 |
教学内容 |
3. 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,实验操作熟练、规范(如安全事项、有效数字、误差分析等),注重学科逻辑性与思辨性。有一定的深度、挑战度,能够科学解释学科的核心原理和思维方法,体现实验教学的创新。 |
30 |
4. 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,能够反映社会和学科领域发展新成果和新趋势,树立正确的科学观。 |
教学过程 |
5. 根据课程实 际和学情基础,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策略设计,教学方法选择恰当有效,包含合理的互动设计,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。 |
30 |
6. 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性,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,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探究意识。 |
教学效果 |
7. 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理解所讲课程 的知识结构与思想体系,掌握所讲知识的运用情境、策略和方法。 |
10 |
8.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思考实验教学多方面的育人作用,感悟课程的意义与价值,培养学生形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,塑造学生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。 |
教学仪态 |
9. 讲课者着装得体,教态自然大方,符合教师职业规范。 |
10 |
10. 教学语言(包括体态语)规范、准确,包括用普通话教学、语言表达流畅、语速合理和体态协调等。 |
教学展示 |
11. 文字书写规范,美观大方;合理运用板书且设计布局合理、整洁。 |
10 |
12. 教学课件有先进的设计理念,具有交互性或动态感;素材格式规范,编辑效果(包括字体、字号,背景与内容的颜色、风格等)简洁、清新、美观。 |
备注:由于参赛选手是学生,降低了教学效果的评价,主要考察学生的教学基本能力.